為什么大多數醫院比企業更“長壽”
1
最近,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:在中國,擁有百年歷史的一流大醫院一抓一大把,北京協和、湖南湘雅、上海仁濟、武漢協和......但是在中國超過30年歷史的成功企業卻“寥寥無幾”,醫院和企業之間,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壽命長短如此不同呢?
當然,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去理解為什么醫院比企業更容易長壽,比如醫療行業解決的是治病救人,更剛需。醫院多數是公立性質的,不是完全面對市場競爭,等等。不過,如果我們從組織結構去比較的話,或許會發現,這是導致它們壽命差異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首先,我們需要重新認識組織結構本身。不管是醫院,還是企業,都是由一群人圍繞某個目標進行分工、分組和協同工作。在組織結構設計和形成的過程中,就要考慮這些因素:專業分工、部門化、控制跨度、集權和分權。
舉個例子,在醫院里,專業分工就是指一臺手術需要幾個醫生、護士和麻醉師來完成,也就是說把人的工作細分到什么程度。部門化,就是如何把工作和流程進行分組協作,醫院不僅僅有業務科室,還要很多職能科室。控制跨度,就是指一個院長、科室主任可以直接有效地領導多少個下屬。集權和分權,則是解決決策權和分配權放在哪里的問題。
實際上,不管是醫院,還是企業,都會面臨二個關鍵問題:
第一、追求效率
第二、追求長期與環境變化相適應的能力
這二個目標是存在深刻的矛盾的。
一個組織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效率,才能適應這個段的社會環境而生存和發展。而為了得到高效率,組織的結構必然趨于嚴謹和穩定,才能保持高效率,但是對當下的環境越適應,對未來的環境變化適應力反而就越差,這就是短期效率和未來長期適應力之間的矛盾。
現在,我們分析一下醫院和企業,在組織結構上究竟有哪些不同:
1、在醫院的結構中,負責治病救人的臨床科室是最重要的,其他的部門是為臨床服務的,上下級的關系并不算是特別明顯(我們這里不牽扯“官場文化”);每個科室之間相對比較獨立,可以調整;每個科室之間的關系,應該是目標關系,而非職能關系,這種相對有彈性的組織結構,對適應性是比較有利的,即便是有某位醫術大牛跳槽,或者突發公共安全事故,也不會一下子讓醫院就崩塌,甚至是破產。
2、在企業的結構中,上下級關系非常明顯,職能部門可以分配和管理資源,而業務部門要想得到資源,就必須要去適應配合職能部門的規定,否則業務很難開展。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,企業越是想追求高效率,在管理中就越會在組織結構建立超穩定結構,這樣反而失去了企業的長期適應性,一旦環境處于不確定的情況下,企業就容易陷入困境而難以自拔。
雖然醫院的組織結構比企業更容易實現“長壽”,那么是不是醫院的管理就可以讓它自己慢慢長就好了呢?
2
面對高度不確定的時代,醫院的組織結構要做出變化嗎?
今天,不管是數字化的技術涌現,還是國考績效的泰山壓頂,還是突如其來的“疫情”,都說明我們正處于一個遠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更不確定的時代,而且這種不確定性正在成為一種常態:全方位多維度、不可預測性、開放復雜性,醫院面對的是這1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與此同時,大部分醫院的組織運營,還沿用一種傳統的、等級制度的、機械的、穩定的方式。院長確定好年度計劃,然后職能科室和臨床科室的中層管理者去執行,每周、每個月、每個季度都停留在階段的層層匯報,隨著信息化程度的提升,用數據分析和說“事實”顯得更強有力,然后指令和考核再層層下達,基層不斷地強化各種流程和分工,形成了一個“超穩定的結構”。這樣的組織結構,對于醫院降低成本、保證標準化的醫療品質、提升執行力有極大的幫助。但是,這也在逐漸降低醫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長期適應力。
舉個例子,從2018年開始,政府倡導醫院要主動延伸自己的服務,要推動互聯網化,比如推廣家居護理,就是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,通過“線上申請、線下服務”的方式,由護士上門為群眾提供護理服務,特別是疫情爆發后,一下子推動了“網約護士”的業務開展,用戶量猛增。但是,政府并沒有政策性補貼,每次上門僅僅只能收幾十元,連員工成本都回收不過來,醫院成立這個項目純屬虧錢,干的越多,賠的越多,只能算成公益性質。而居家護士的獎金也很難高起來,時間長了,大家的積極性也就沒了。另外還一些服務項目,比如抗生素注射,存在安全隱患,所以還是有風險,如果還是依靠原來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去拓展新業務,很容易陷入兩難的境地。
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健康管理理念和看病方式,進而推動了醫院打破原有的邊界去連接和服務患者,但是這就需要探索出與傳統的門診和住院醫療服務不同的組織結構、流程,與之相配合,在打破原有的平衡中找出新的與之相適應的高效模式,這就是醫院管理者的所要面對的挑戰。
醫院比企業更容易“長壽”,在于它更具有較強的長期適應力的組織結構。但是,在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化的數字化的今天,用戶端、市場端、技術端、人才端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醫院的管理者要學會識別不確定性,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,尋找到與未知和變化共處的能力,把不確定性轉化為成長的機會,而不是成長的障礙。
管理大師德魯克說:“動蕩時代最大的危險不是動蕩本身,而是依然用過去的邏輯在做事。”
<文章轉載自健康界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