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立醫院的求變之路
導讀:今天的數字化時代,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談轉型,談創新,然而醫療行業在這100年里卻幾乎沒有發生什么本質的變化,醫院即便是增加了很多先進的設備,引入了很多新的治療檢測技術,但是工作模式幾乎沒有多少改變,為什么?醫院是否需要改變,核心原因是什么?醫院究竟該怎么改變?如何構建醫院的創新能力體系? |
01
公立醫院的復雜性
公立醫院,與企業有很大的不同。企業的唯一價值,就在于確保組織有效的資源創造和滿足人們的需要,并為股東實現盈利。而公立醫院則要復雜的多。
首先,它的目標不是單一的(盈利),而是必須面對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的多重目標。
其次,公立醫院的本質屬于是公共資源,是處于在政治管理下,既有一定的強制性權力支持,同時也受一定的社會責任約束。
最后,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,是面對一個個千差萬別的患者。這需要醫生們在處理病情時需要采取靈活變通的方式,給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,甚至包括情緒上的安撫,有點像手工作坊里的工匠大師。但與此同時,今天的公立醫院又像是一個巨大的流水線工廠,有嚴格的制度和越來越標準化的流程和分工,一個方面是確保整個醫院的組織效率,另外一個方面是增加醫生處理問題的一致性,確保降低風險和醫生個體不當行為的可能性。
現在,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,越來越多的患者涌向公立醫院,這給政府和公立醫院的管理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:如何用標準化的組織體系更好地適應不同病情、不同層次的患者需求和應對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復雜多變的挑戰呢?
02
醫院的求變之路
數字化的時代,從政府到醫院,都必須學會適應面對變化,面對不確定性。
第一,以增長應對變化。只有增長,才可以解決問題,才可包容變化。
第二,用持續轉型和創新獲得自我成長。變革最主要是改變自己,向自己挑戰。
第三,遵從社會環境和生命科學的客觀發展規律。
然而,現代公立醫院,是一種內部結構高度相互依存、規模效應異常強大的組織。從藥品的集采到定價,從患者自費到醫保報銷,從掛號看病領藥的流程到住院手術的治療,從不同科室的成本分攤到醫生職稱的評定考核,都是一環扣一環,相互制衡。如果你想提升日間手術的占比,隨著而來的就會帶來一系列的結構調整,例如手術室調整、醫生排班、耗材領取、醫保報銷、出院手續、獎金核算,等等。這些變化還會引發其他的變化,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停滯或者阻力,就難以實施下去。
現代創新理論認為,在一個內部各要素高度相互依存的體系中尋求改變,必須要借助新的技術和模式,將其內部結構進行最小單元的模塊化、標準化,然后進行重新組合,在主流市場的邊緣尋求形成自己的立基市場,然后快速改進和提升自己的價值,從而最終殺回到主流市場。
因此,公立醫院的求變,需要用一種全新的系統化思想和數字化能力,重新審視自己和環境的關系,理解現代生物技術和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,理解社會需求的變化趨勢,持續地升級創新和改造自我。
03
公立醫院的升級和創新
公立醫院不同于企業,不可能一下子推倒了重建,需要的是持續地升級和創新,這遠比新建一個體系要難很多。實際上,它是一個整體性的轉型。
為什么很難?因為醫院不是單純以經濟指標為考量,而是與社會所有的各個階層、各個利益團體的利益都緊密相連,與每個生命體的生命緊密相連,所以醫院任何變化所帶來的風險、利益分配,都會引起最廣泛的社會振蕩。
醫院在升級和創新的同時,必須要保持對原有社會的服務能力,同時還要確保創新所需的投入,這是在醫院升級和創新中非常困難的地方。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,而是為了獲取更適應服務未來的真正能力而升級和創新。
如何保證在升級創新過程中讓原有的醫療服務不垮下來呢?這需要從二個方面思考:
(1)第一件事,存量激活。
傳統業務或模式,不是簡單地砍掉,而是要想辦法激活,要讓原來保留的業務不能變成包袱,就需要利用好新技術,做好三件事:
重構運營成本
組織結構重組
激活個體
(2)第二件事,增量成長。
增量部分要做的就是追求增長,它跟存量激活的內容完全不一樣,一定是兩組人去做。增量增長的核心內容也是做好三件事:
價值重構
資源整合
開放組織平臺
醫院升級和創新的關鍵因素核心是人和技術,最重要的是能確保改變所有人的行為習慣。事實證明:絕大多數人的行為習慣是最難改的,而且是最不想改的。
有了信息技術做支撐,首先是管理者能夠更高效地去預測和判斷成本、效率、效益和風險評估,更容易作出全面的決策和調整方案,其次是人們的行動方式就要去符合新的技術平臺要求,就不得不改變自己原有的習慣,逐步就適應新的模式。所以轉型的核心是行為改變,而行為改變的支撐,是要靠數字化的信息系統,它應該包括了知識技能、系統信息、組織平臺、溝通體系等。
04
醫院要構建一套創新能力體系
公立醫院,要升級和創新,必須要構建一個強能力的體系,包含4個方面:
第一,領導者是變革的管理者。
領導者必須成為變革的領導者,要能主動接受變化,帶來大家去研究變化,帶領大家去推動變化。
第二,用對人
很多有經驗的人對轉型都是有傷害的,他們不相信變革而相信自己,甚至不愿意調整,因為他過去被證明過是對的。
醫院的創新,真正需要那些愿意放棄經驗、能夠創新但又能承擔責任、天馬行空但又能夠自我約束的人去實現突破。
第三,有效的溝通
很多時候,我們常常發現,院長想要做變革,會上大家都說非常認可,熱烈鼓掌,但開完會后依舊一動不動,也不辯論,也不交流。這是沒法推動變革的,變革必須要能在醫院的內部和外部,保持一種有效的溝通機制,確保在外部的政策環境下和內部的變革行動中,大家都能心動,上下同欲。
第四,開放包容型的平臺組織
醫院的升級和創新,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,需要打破自己的邊界,從外部整合新的資源,更重要的是獲得新的組織能力、技術能力,激發組織成員的創造力,協同創新,而且要能夠試錯,包容失敗,因此需要搭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,組合多業務、多元化的人才。
醫院的本質還是不斷追求改善人的生命品質,但是它提供的醫療服務內容,服務形式,技術手段,組織結構都在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,隨著人們的生活需求改變而改變。
<文章轉載自健康界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>